高端响应式模板免费下载

响应式网页设计、开放源代码、永久使用、不限域名、不限使用次数

什么是响应式网页设计?

2024年大同网页设计平台(合集8篇)

大同网页设计平台 第1篇

关键词:用户体验;高校图书馆;网站

随着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以及Googlescholar、百度学术等学术搜索引擎对图书馆学术资源主体地位的冲击,使得图书馆网站的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图书馆网站必须进行优化设计,使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网站的信息、使用网站的服务,让用户获得愉快的体验,才能吸引用户使用图书馆的网站,使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用户体验强调在网站构建的过程中以用户为中心,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的内容及影响因素,通过设计满足用户需求,符合用户审美体验、认知特点、使用习惯的组织系统、导航系统等,从而让用户获得良好的体验效果。用户体验设计的目标可以归纳为:解决用户需求,减少用户理解和操作的成本,给用户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基于用户体验的网站设计主要包括:视觉设计、界面设计和导航设计等。

1视觉设计

视觉设计是在用户审美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色彩、字体、图片、按钮、隐喻等的使用,设计出富有美感和艺术感的网站,从而实现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住用户,并激发用户进一步的信息行为[1]。图书馆网站在视觉设计上要符合用户当前的视觉趋势,体现图书馆的文化内涵,通过图文、色彩、形状的搭配以及信息块的建立和整合,形成一个疏密有序、图文并茂、条理清晰、气氛和谐的网站视觉感受。

符合视觉趋势

不同时期用户的审美取向与内心诉求是不同的,网站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当前用户的视觉趋势。就目前而言,视觉趋势大致如下:响应式的网页设计让网站页面无论屏幕尺寸大小都能有最佳的显示效果[2],宽屏、大图让页面更显大气;改变以往用线条来分割区域的方式,采用空隙和留白,让页面顺畅自由的呼吸,给用户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减少渐变和视觉元素,采用规整的布局、扁平化的视觉风格,让整体感觉更清爽。在网站构建之初,设计师一般会根据图书馆的需求结合当前的视觉趋势设计出至少3版首页设计图,图书馆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中选出最受目标用户欢迎的页面。

做好色彩搭配

2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最基本的性能是功能性和使用性。通过界面设计,让信息更加流畅的传递给用户,让功能和操作变得更加简单。界面设计包括标识设置能否被用户所理解[1]、页面布局是否能够凸显页面重点、符合用户的习惯等。在标识设置方面重点是要避免使用用户不熟悉的词汇;页面布局方面,首页一定要将关注度高的栏目放在醒目的位置上;其它栏目的摆放位置要遵从网站形成的惯例,符合用户的心智模型;以信息呈现为主的页面要建立清晰的视觉层次。

避免使用用户不熟悉的词汇

大同网页设计平台 第2篇

关键词:格式塔网页设计视知觉

引言

格式塔一词来源于德文“Gestalt”的音译,本意指的是形式、形状、方式、实质。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与艺术有缘的心理学理论,其主要目标是探讨视觉感知及其与学习、思维的关系,它所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形”,“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的整体,与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而网页界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向网络媒体的延伸,主要是通过浏览者的视觉感知来接受网站信息。因此,研究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运用,无疑对网页界面的设计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格式塔理论在网页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1.图与底

在人的知觉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知觉能力是在图形与背景间作出区分。“图”是居于前部的区域,“底”被看成是用来衬托图的背景。相对而言,图比底,轮廓较为完整、封闭,形状较为规则,面积比较小,色彩比较鲜艳;此外,更重要的是,能组织成为一定意义的区域倾向于被感觉成图。

由于图与底之间存在的这种相对性质,在网页设计中,应当明确区分图与底,主体与背景。另外,主体自身结构要清晰明了,背景不能过于复杂,这样才有利于浏览者辨别需要了解的信息。在背景的色彩搭配上应尽量选用同一色系的颜色,尽量避免同时使用色相环中相对的颜色,大面积同一颜色宜采用低对比度,避免用强烈刺激的颜色引起浏览者的视觉疲劳与厌烦情绪。格式塔理论的图-底规则不仅说明了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条件,而且指出了背景在一个格式塔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网页设计中我们同样不能忽视背景的作用,图形是依赖于背景而存在的,要使主体感到存在,必然要有底将它衬托出来。因此无论在文字、色彩、图像,还是动画和视频方面都要坚持图底原则。

2.简明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知觉有一种“简化”倾向,所谓简化并非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即物体中包含的成分少或成分之间的关系简单,而是一种将任何刺激以尽可能简单的机构组织起来的倾向。我们的眼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括太多不相关的单位,眼睛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否则,整体形象将无法被正确感知,这种形象势必会被人们忽视,以至拒绝接受。

我们可以将这一观点延伸到网页界面设计中。首先,在网页界面结构的设计上,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网格结构,结构的设置应尽量简单明了,符合人的视觉流程,也符合人们对规则形的喜好,利于浏览者以最短的时间找到最需要的信息。

其次,在图像的选择上,应避免使用过于繁复杂乱的、容易分散浏览者注意力的图像,这样会增加浏览者找寻信息的难度。

大同网页设计平台 第3篇

网页中版式布局

网页是通过视觉元素实现信息内容的传达,为了使网页获得最大的视觉传达功能,使网络真正成为可读性强而且新颖的媒体,网页的设计必须遵循平面设计形式美的法则,由此确定各种视觉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秩序。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必须统一和具有秩序,形式表现必须服从内容的要求,达到信息诉求的重点。当网页上的内容非常多的时候,考虑怎样把它们以最合理的方式来排布,使整体感强同时又要有变化,可遵循以下几点规律:

网页版式布局中的变化和统一。在网页设计中恰当地运用这一规律,例如体育类的网站,排布的新闻从上到下几十条,没有一点变化,显得单调而乏味,这是违反这种形式美的规律的,所以要充分地运用变化来改进它,如可以变化其排列方式、字体颜色,也可在每条新闻前添加醒目的图标,既丰富了页面,也起到了引导浏览者视线的作用,便于浏览。

网页版式布局中的条理与反复。“条理与反复的原则是图形构成整体的秩序美的基础,是变化中的统一,也是运动发展中求得协调一致的表现方式,由它可以演化出多种多样的图形变化。”这种在很多较为优秀的网站中运用较多,例如一些商业网站,搜狐、新浪的此类网站内容丰富,信息含量大,不得不运用一定的方式将其条理化,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归纳后重复利用,使网页较为整齐,脉络清楚,读起来也能找到重点。

网页版式布局中的均齐与平衡。在网页设计中,在充分考虑整体页面上所有的图形、文字的基础上,页面整体的平衡和均衡尤为重要,页面上的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因为页面上两边不会总是一样的,即左边一个图右边就一个图,这在互联网上是不多的。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页面是图和文字以及大块的颜色轻的图和小块的颜色重的图的平衡,以及与文本的疏密和大小的平衡,所以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此合理地布局图片与文字的相互穿插,会使页面条理清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

网页色彩的运用

色彩对网页设计非常重要,是网页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能给浏览者带来最强视觉冲击力的要素就是网页色彩,好的网页色彩设计能突出主题,引导视线,统一风格,使网站更便于浏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鲜明、独特的识别性原则。“在网站云集的互联网上,一个网站的网页色彩只有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才能给浏览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有几种方法可以借鉴:如选定一种色彩,然后调整其透明度或者饱和度,产生新的色彩,这样使页面看起来色彩统一,有层次感。而当使用两种色彩时,先选定一种色彩,然后选择它的对比色,这样整个页面色彩丰富但不花哨。也可用一个色系,例如淡蓝、淡黄、淡绿,或者土黄、土灰、土蓝,这样会使得网页风格统一。这在一些以女性为主题的网站中经常见到,大多采用粉色暖调,既体现了女性的主题,也使得网站的风格一致,保持良好的连续性。再如用黑色和一种彩色。比如大红的字体配黑色的边框感觉很“跳”,一些设计类网站常用到,这类网站往往页面视觉冲击力强,用色大胆,给浏览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灰色被称为万能色,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

配色视认度高原则。我们在浏览网站时要长时间注视发光的荧屏,所以网页色彩要尽量抑制强对比,减少屏幕刺激,减轻视觉产生的疲劳。网页色彩的配色必须考虑视认度,视认度的高低取决于图与底的色彩对比程度,不要用花底作为页面的背景,那样背景不突出反而页面没有层次感,采用与页面内容对比强烈的颜色作为背景以突出内容的主题。此外,图形面积大小和图形的复杂程度也影响视认度的高低。在页面用图的选择上要使用清晰易识别的图形,以提高视认度。

因此,网页中色彩运用的成功与否,是决定网站的风格、定位的关键因素,遵循可行的规则,恰当地运用色彩,是网页设计的关键。

网页中其他各构成要素分析

对于网页设计来讲,其信息内容的有效传达是通过将各种构成要素的设计编排来实现的。网页的构成要素包括文字、图形、声音等基本构成要素及页头(LOGO、Banner)、导航栏、信息正文、页脚(版权信息、公司信息)等内容要素。

网页中文字的编排与设计。文字作为信息传达的主要手段目前也是网页设计的主体,文字是网页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网页中的主要信息描述要素,可以说是网页的灵魂。

大同网页设计平台 第4篇

通过分析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及MOOC教育环境,提出一种MOOC教育环境下的动态网页设计混合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MOOC;开放式;动态网页;混合式教学

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是一种分布式管理系统前台界面设计与实现的技术,其可以提供动态输入、处理结果展示等功能,目前许多学校均已开设这门课程[1]。传统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往往采用面对面、课堂理论教学的模式,该模式无法充分体现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为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提出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2]。

1传统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传统的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提炼加工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的情况下,将提取的精粹传授和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老师讲解、学生听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较为陈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自学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能力。

2MOOC教育环境应用分析

MOOC是一种新型的在线学习环境,MOOC的教学视频都很短暂,多为10分钟左右长度的片段,甚至更小的视频片段,每一个片段播放结束后往往采用相关的问题进行关联,学生准确回答问题后才能继续观看视频,并且学习者针对不懂的问题或知识点可以在线提问,由教师进行解答,具有非常强的互动性,可为广大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和高便利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实现互动学习。MOOC在线教育学习环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特征:开放性、规模性、互动性、独特性。虽然MOOC教育环境下拥有许多的资源,但其在我国的应用还没有得到普及。要想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MOOC提供开放的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资源,但是其无法创造长时间的思想交流、互相学习和协作的教学环境,不能够创造传统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会导致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动力不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弱。(2)MOOC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自控能力,以便能够按时完成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的学习内容,而对于那些缺乏自制力的学生会导致学习效率偏低,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期望值。

3动态网页设计混合教学模式

动态网页设计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MOOC,利用MOOC拥有的丰富的、先进的教学资源,与我国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相互结合,开展新型的混合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在MOOC环境的支撑下,动态网页设计课堂教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第一阶段是课前自主学习。课前学生可以利用MOOC平台让学生了解、掌握课堂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在线与教师交流或者与同学讨论,更好地掌握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课前自主学习模式可以避免传统课堂存在的一刀切、齐步走等缺陷,根据学生自身掌握的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理论知识水平,并且充分结合学生自己的学习风格、习惯和能力实施差异化、个性化学习,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利用PC机、Ipad或智能手机等各类型终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解决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缺课、未弄懂课程内容等问题,可以优化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提升学习质量和水平。第二阶段是课堂教学。传统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与MOOC相互结合,可以将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课堂的主持者,其主要作用是发挥指导、协调和控制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以便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讨论相关的设计案例,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和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视听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积极的互动讨论,教师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中掌握动态网页设计课程知识,并且可以自发纠正错误的观点,为学生解惑。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把教师从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的精力集中于课堂教学创新上,并且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运用问题求解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的疑点、难点和重点,然后布置相关的课堂任务,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等完成相关的操作,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评价学生的作品和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有利于营造赶帮超学习氛围,让学生实现相互督促、自我完善,提高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学习效果。第三阶段是课后拓展。在前两个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继续在MOOC环境中学习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参与课程的互动和讨论,强化所学到的知识。同时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延伸,积极利用MOOC继续深入学习各类型的分布式管理系统前台交互开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充分将开放的教学资源与传统课堂教学相互结合,充分发挥两者优势,相互促进,使得MOOC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理念实现互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真正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壮大。与MOOC相互结合,实现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发能力,建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把教师从讲授者变为学习的启发者和引导者,也可以把学生从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活动,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4结束语

MOOC是一个开放式、互动式的网络教学平台,其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渠道。将传统面对面的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与MOOC相互结合,能够将两者的优势集成在一起,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减轻教师的简单重复劳动,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

大同网页设计平台 第5篇

摘要:通过网站访问方式调研了当前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并就移动图书馆在我国高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对策和对今后的发展展望。

调查基本情况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高校图书馆开通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笔者以985高校、211高校和其他省属普通高校为调查样本,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特点,在每个地域范围内随机抽取这三大类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以是否在其图书馆网站上挂载移动图书馆链接地址为调研标准(如表1所示)。

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业务功能

在随机抽取和访问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图书馆从数据提供商引入移动图书馆产品的居多,大多是超星集团和书生公司的移动图书馆解决方案。以书生公司的移动图书馆为例,在浏览访问过程中发现,这些现成的解决方案在馆藏目录查询方面,直接集成OPAC系统,包括汇文、aleph、金盘、interlib、innopac和sirsi等馆藏自动化系统。馆藏检索结果与原有检索方式的完全一致,并应用了LBS技术增加了馆藏排架位置视图功能;智能识别和认证用户设备,能自动适配用户的终端界面,并提供自定义界面的功能。在期刊论文、学位论文和电子书查询方面,提供了原版图片、文本和发送到邮箱等方式的阅读,并能兼容多种文件格式。在文献阅读时,还提供文献推荐、文献评论、文献批注和批注分享、文献收藏和订阅等功能。

而在自主开发移动图书馆网站的高校中,如清华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他们都是在数字图书馆原有业务基础上扩展在移动互联网环境的信息服务能力,包括在线书目查询、催还、预约、续借、即时通知等服务,均是通过短信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图书馆的业务功能服务。

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成效

自引入移动图书馆以来,很多高校拓展了信息资源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服务途径,通过短信息服务和WAP服务两种途径提升了图书馆在智能终端上的信息服务能力。尤其在馆藏目录查询、期刊、电子书、学位论文和报纸等信息资源方面,除了保持原有的图书馆服务功能外,还更加注重了与用户的社交互动。如书生移动图书馆提供“云笔记”功能、检索和浏览历史及收藏的存储,用户在阅读文献时可以评论、推荐和批注,并能便捷地与其他人分享。

2当前国内高校移动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未能区分手机图书馆和移动图书馆的概念定位

手机图书馆并不等同于移动图书馆,将图书馆的一些服务功能延伸到手机这类移动通信设备上实现,就可以称为手机图书馆 。但是手机的体积不可能无限增长,它的输入方式从键盘、触摸再到语音、图像识别也就达到了想象力的上限了,现在很多信息服务依然受制于屏幕大小和输入的流畅性。但是移动图书馆则涵盖广泛,与用户的访问终端种类无关,只要能浏览网页并访问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各类移动终端,而不以用户终端设备来定义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只是说智能手机这个移动终端在图书馆用户群体中非常普遍。只有带着这样的区分,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移动图书馆用户使用特性,挖掘特定用户群访问移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特点和浏览行为路径,不断提高高校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和用户黏性。

移动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定位不清晰

移动图书馆是依托于原有丰富的馆藏数字资源,延伸了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拓宽了用户获取信息服务的途径,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强化了“移动性阅读”的特点,但本质上还是提供给用户所需的信息服务。移动图书馆不能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数字图书馆,它必须建立在数字图书馆丰富的数字馆藏基础之上才能对外拓展信息服务能力,它是数字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资源服务模式的有益补充。移动图书馆网站对于获取信息服务的用户来说,整个获取信息的过程呈现“碎片化”的阅读和即时性速读的特点,由于在与传统PC使用特点不同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上获取信息资源,受到了屏幕变小、网速慢的局限,容易影响到用户的信息搜索体验,用户的社交化及个性化信息需求得到满足非常有限,由此带来了高校移动图书馆使用率的降低。因此,清晰定位移动图书馆在整个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

移动图书馆尚缺乏足够的用户研究

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模式中,由于技术力量、人员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自主开发相对较少,都是从数据库商引进或者外包给软件公司进行开发设计的。在投入使用时,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缺乏对移动图书馆的使用者进行用户偏好研究,提供的信息服务资源与数字图书馆的种类和数量相当,还停留在“资源的一站式搜索、导航和全文获取服务”的理念上,未能全面调研和考查用户“碎片化时间”阅读特征带来的资源服务需求变化,用户二次访问率较低,根据有关文献的论述,这个情况不局限于高校图书馆。另外,根据2012年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的预测,未来5年的高校用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强,在轻松、及时地访问网络上信息的同时,出于社交互动的信息行为习惯,他们更加关注所获取资源相关最新的用户分析和评论。这些特征必然成为移动图书馆用户研究的核心领域。因此,加强移动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研究,尤其要关注用户的移动阅读特点和移动社交互动需求等方面的用户研究,对于移动图书馆的推广和提升服务质量大有裨益。

把网站界面设计等同于用户体验设计

提升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受到图书馆学界的关注。在用户的智能终端设备上,网站界面的优美和美观可以给用户带来充分的信息搜索体验过程,一次良好的信息搜索过程可以提升用户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忠诚度。然而,网站界面设计只是用户体验中的一部分,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体验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包括了网站可用性和移动社交等方面。网站可用性指的是访问该移动图书馆时,流量费用、浏览速度和在用户智能终端设备上的表现能力等,而移动社交,指的是能否及时与其他用户分享、是否提供搜索历史的云存储方式及得到信息帮助的及时交互等服务。只有涵盖了这些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需求特征,才能更好地契合和提升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体验质量。

3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加强高校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信息需求研究

不论是从数据商引进的网站平台还是自主开发的,移动图书馆都需要加强用户的信息需求研究,定期开展移动图书馆的用户问卷调查,关注用户访问移动图书馆各项信息服务获得的使用体验和感受,挖掘用户在移动图书馆信息环境内的社交互动和个性化需求,这样才能持续和系统地对用户需求和使用体验进行动态跟踪,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移动图书馆的各项信息功能模块,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整体的信息服务质量,增强移动图书馆平台的用户黏性。

定期开展移动图书馆的读者推荐

可以通过高校图书馆网站、微博平台、学校论坛或者微信公众平台等信息平台来开展移动图书馆的读者推荐,结合各种图书馆培训或者讲座的活动宣传移动图书馆,也可以定期开展移动图书馆的使用培训和有奖问答,提高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率。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用户阅读特点的变化,对读者移动阅读使用的移动设备、时间、地点、目的、获取资源的途径、对移动阅读的态度、影响因素及图书馆提供服务内容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调研,掌握移动图书馆在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等用户类别的使用特点,结合他们的学习和科研需求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学历层次开展读者推荐。

根据业务功能需求增强移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

为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拓展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服务能力途径,提高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的黏性,移动图书馆可以根据业务功能的需求进行移动图书馆平台的移植和服务创新。例如可以尝试引入VNS(vertical networking service)垂直网络服务,用户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或专业定位而拥有稳定的共同话题,此平台上构建的关系也比一般社交网站更能稳固。图书馆可以借此提供馆藏资源与具体学科服务的内容定题服务,架构具有主题特色的交流平台,满足倾向此类主题的用户需求,让用户容易获取本学科的大量信息,又可以感受到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条理化和专题性。

不断完善移动图书馆的用户体验质量

移动图书馆作为移动互联网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一种新模式,用户使用各类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用户体验的质量较高,来自于用户在用户界面或者信息服务内容上的各种反馈,移动图书馆的管理者要系统收集和反馈,不断在平台升级中提升用户体验质量。积极探索将信息推送服务、二维码(QR)、地理位置服务(LBS)、增强现实服务、有声导引(Audio tours)和社交网络服务(SNS)等移动终端开发新技术应用到移动图书馆平台上,也可以针对移动终端本身有摄像头、语音通信、短信、 GPS定位、近场通信功能等特征,研发以前数字图书馆上没有做到的服务。在用户浏览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时得到非常丰富的用户体验。

4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展望

当前高校图书馆都在积极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移动图书馆平台或者自主开发,整合本馆已有的数字资源服务于师生的科研和学习。虽然自主开发容易带来实施速度慢、技术难度大、难以攻克等不足,引入第三方提供的平台也会带来服务模式单一化、固定化,受第三方系统设计限制不易开发个性化服务等缺点,但是,未来高校移动图书馆将会朝着提升移动图书馆用户体验质量、不断完善个性化服务,扩展各类业务服务功能,从而延伸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范围,提高了整个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竞争力。

参考文献:

[1]Krista Study Shows Library Users Want Access to Mobile Offerings Full details in Library Journal’s Patron Profiles: Mobile Device,Mobile Content,and Library Apps[J].http:/

[2]New Media Consortium. NMC Horizon Report 2012: Higher Ed Edition[EB/OL].[2012-09-24].http:///horizon-project/horizon-reports/horizon-report-higher-ed-edition

[3]Lisa Carlucci State of Mobile in Libraries 2012[OL].http:///2012/02/mobile/the-state-of-mobile-in-libraries-2012/

大同网页设计平台 第6篇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38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的优势使其地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现代教学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本文以《电路》课程为例,对该课程的教学系统和网站的研发及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电路;网络教学;网站建设

《电路》是高校电学类专业必修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该课程教学中涉及大量的电力符号、电路原理和定量,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随着电气自动化、电子通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电路理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电气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采用新方法提高《电路》教学效果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电路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设计电路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因此在对网络课程进行开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教学策略设计。网络教学系统设计目的之一是为学习者提供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学习的环境,因此在电路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采用演示实验、仿真技术等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可靠、有效的学习环境。

学习策略设计。网络教学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对学习策略进行科学设计。学习策略不同,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也具有差异性,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策略、协助学习或案例学习策略显然更能体现网络教学的优点。在设计教学系统时,应将界面设计尽量简洁化,便于学习者操作。

电路教学系统设计原则电路教学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开放性、个性化、灵活性、共享性、可交互性、便利性、可评价性等。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教学目标设计应注重整体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将电路课程中的各章节知识点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以完成教学目标。其次,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不同的知识内容进行划分时,尽量保持不同模块之间的独立性。最后,学习评价设计时应遵循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使学习评价更具有指导意义,提升电路课程的教学水平。

网络课程学习系统设计网络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应对课程性质和目的进行说明,对教学内容中各知识点的关联性进行说明,对所需要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进行说明。

2 网站建设

网站模块及功能管理员管理模块,网站涉及的用户可分为一般用户、学生、教师和管理员四类,管理员可对各个用户的申请进行审核;教师工作模块,教师用户登录该模式界面后,可对各管理模块进行调整、修改或更新。如公告、作业批改、网上答疑、讲义上传等;学生学习模块由目录导航和信息展现两部分组成,通过导航,学生可获取相关的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公共信息模块,可为用户提供学科动态、知识拓展、教研论文或热点新闻等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面,节省查找信息的时间。

开发平台和工具

大同网页设计平台 第7篇

关键词:网页设计,用户体验,用户界面

想要建立一个成功的网站,首先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现今的设计过程中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原则的设计就属用户体验设计了。科技论文。这就不得不提到两个名词即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概念的理解。

一、名词概念

1.什么是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是指用户在接受和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用户体验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产品,例如,交通工具飞机、汽车、公交车、自行车,数码产品电脑、手机、相机、mp3等,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纯主观的心理感受。这些纯主观的感受完全建立于用户体验产品的过程中,而产品的好坏或亏盈就由这些体验感受所决定,所以产品设计中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体验设计显得至关重要。

2.什么叫做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简称UI,界面(Interface)是人机互动过程中的一个层面;界面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有不同学科参与的工程,认知心理学、设计学、语言学等在此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制作一个公司的网站时,不仅要兼顾用户的便利,同时也要把这个公司引人注目的地方一起展现出来。如果把一个网站比喻成一栋房子,那么用户界面则是房子的门面和装潢,只有首先吸引用户的眼球才能使用户留在房子里去体验生活。

二、用户体验设计的分类

在网站建设过程中如果只了解到用户体验的概念是不够的,设计者们必须要理论结合实践。因为用户体验是一种用户纯主观性的心理感受,设计师们在很微小的细节进行调整,或许就会得到用户的钟爱。这些细节上的精心设计必须经过设计师对于用户自身的调查与用户反馈的信息才能整出头绪,进行整合设计。那么通过调查与反馈用户体验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设计。

1.感官体验

想要在网页中设计出好的界面的话,感官效果是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要注意网页的界面应该要保持一贯性不能给用户带来混乱感;在使用方法方面,设计风格要符合目标客户的审美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引导性。科技论文。界面的构成不能太复杂;主要内容应设计在引人注目的地方。同时,页面布局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图文并茂。与企业的营销目标相结合,将目标客户最感兴趣的,最具有销售力的信息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设计页面色彩时应该与品牌整体形象相统一,主色调和辅助色不超过三种颜色。以恰当的色彩明度和亮度,确保浏览者的浏览舒适度。

2.浏览体验

浏览体验顾名思义就是呈现给用户浏览上的体验,更强调的是吸引性。在一个网站中一切内容和服务都是从网站的导航延伸出去的,所以导航应该要动感、简洁、清晰,分类条理最关键。随着现在网站功能越渐强大,各类型网站中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视频、动画元素,对网站速度的要求也越发苛刻。所以加快页面的浏览速度选择一家稳定的服务器托管商也至关重要。在网站的内容上设计者应该给用户带来舒适的文字环境。如今,网站博客撰写已成为了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需要用和朋友对话的方式来撰写博客,让用户感觉到一种舒适温馨的氛围。这样用户就会少一些局促感,即使他们遇到了使用上的问题,也会心情愉悦的在网站帮助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3. 信任体验

4. 互动体验

它呈现给用户操作上的体验,强调网站的易用性。网站与用户必须有高度的互动性,网站不是一张死板的宣传单,要让浏览者通过网站进行各种互动行为,包括直接联系企业客服中心;在线留言或咨询;在线订购物品;发表评论等,总之,要让网站和浏览者互动起来,通过网站把浏览者和企业连接起来。能互动的地方越多,这个网站的价值就越大。科技论文。因为只有和浏览者产生交流并可帮助浏览者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可以回答他的提问或直接购买产品,对浏览者来说你的网站才是有生命的,有价值的。

三、总结

网站的用户体验设计是是在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自由的氛围中的一种进化需要,并且它最终将成为无论是从需求分析、到界面设计再到开发到运行维护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我们随时都需要将用户置入服务的核心,用我们的爱来浇注产品本身。

参考文献:

[1] 戴力农.当代设计研究理念:用户体验超人性化设计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 崔武子,齐华山,于宁. 界面设计与Visual Basi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3]((美) Jason Beaird著 熊平, 宓媛珊译. 完美网页设计.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7)

[4] 徐延章. 美工与创意:网页设计艺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

大同网页设计平台 第8篇

信息构建是“定义和控制界面并整合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一种机制,个人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正在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构建程序在范围、组织影响和处理过程等方面比早期的独立应用范围要广泛得多。

第一代信息构建于80年代公开和描述,它是用于开发独立应用的,主要描述从需求、设计、构造到最后的交付使用这样一个过程,其重点是一个独立系统的开发。第二代则是将信息构建的思想融入企业级的若干个应用的综合。

另一个特征就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的信息构建强调的是技术解决而不是组织对信息的使用。在当时社会中的很多领域都希望能开发、分享和管理信息。对大部分组织来说,仅仅拥有一个网站、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就足够了。然而,时过境迁,人们终于意识到必须把信息作为组织中的一种资源来看待。

二、现代图书馆信息构建

(一)概念解析

20世纪90年代初,Web的形成和基于Web浏览器的发明,大大推动了因特网向全球发展。同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职能知识管理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争论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信息内容和内容管理上来,从而提出了以信息为中心的第三代信息构建。第三代与前二代信息构建的主要区别在于:

1.第三代信息构建强调信息作为一种竞争资源的使用价值,区别于支持系统的技术。单方面关注由技术构建出的一个信息体系就像是用烹饪工具装设一个厨房而来制作一顿晚餐一样,它忽略了烹饪原料的质量。用户和信息建筑师都是通过掌握“信息的信息”从更深层次来理解信息的使用。这种理解超出对信息本身及其结构的简单定义,通过一些数据、图案、指南来引导用户使用信息。同时,用户和信息建筑师也通过“信息收益率”来评价信息构建的质量。

2.由于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信息构建中所使用的单一图表过于简单化,不能传递太多信息,所以需要用一系列的图表来描述问题。第三代信息构建便是通过反映信息的这种多维复杂性以及描述构建中不同认识维度的各个关键因素来解决问题。

3.早期的信息构建概念忽略了该概念的背景和理论基础,或者将其简单化。基于一些不适当的设计原则,信息构建是很难实现的,如信息构建中对度的整合。今天的信息构建要考虑到整个体系中各元素的整合以及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再使用问题。

(二)与其它概念的联系

1.信息构建与信息设计。信息构建的重点在于内容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特别是复杂的网站建构。主要成分包括:虚拟设计:版面与信息的图表设计,使得交流的效用最大化;交互设计:设计网页上动态成分或软件应用,可以使用户完成特定任务;用户的经验设计:建立一个完整的基于用户需求的经验数据库;可用性:对一个系统进行评价,确保其易用性和有效性,然后,将评价结果融入到设计过程中去。

信息设计偏重于文献内容、结构和外形的结合。它不只考虑文献的内容本身,还将文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元化的整合。相比较而言,信息构建更侧重于内容的概念设计。

2.信息构建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一个比信息构建更为成熟和固定的领域,它是以数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基础,涉及多门学科(理、工、农等)、多个领域(经济、管理、法律等)的综合叉学科。二者都与信息科学(如信息的描述、辞典的设计、信息检索等)有着很多联系。信息建筑师与信息管理专家对信息组织、建立有效的内容管理战略以及为用户提供有效的访问途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热情。同时,他们也都受到网络信息泛滥的矛盾冲突以及经济不稳定等多方面的冲击。狭义的信息构建,即网站信息构建,这是当今信息构建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领域。广义的信息构建,即不仅要考虑信息,而且更要对组织机构中的信息服务与信息相关部门及其人员的整合与合理配置,包括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信息系统的结构构建。因此,广义的信息构建更接近于现代信息管理的理念。

3.信息构建与信息管理构建。信息管理构建是当代出现的虚拟企业组织中为了管理生产计划信息和控制信息而产生的。它不仅要考虑商业数据,还要考虑技术方面的数据。信息构建是“组织信息和设计信息环境、信息空间或信息体系结构,以满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的一门艺术和科学”,涉及到图形设计、人机交互和界面设计,目的是帮助人们成功地发现和管理信息,侧重于用户和信息。

三、网络信息构建

网站信息构建是指借助图形设计、可用性工程、用户经验、人机交互、图书馆学信息科学等的理论方法,在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组织网站信息、设计导航系统、标签系统、索引和检索系统,以及负面内容布局,帮助用户更加成功地查找和管理信息。

网站信息构建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内容组织

一般通过字母顺序或地理位置构成来组织图表。一些模糊图示法也很有帮助,但不太准确。现在比较有名的如Yahoo网页上的杜威十进分类系统。图表一般独立于用户界面。界面改变并不影响到图表。另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还必须有一个规则来容纳新增加的网页内容。

(二)导航系统

它帮助用户了解自己所处位置以及从这个网站中能获得什么,就像现实中的路标或地图一样,可分为全局导航和页面导航。全局导航可以链接到网站内任何一个资源,而页面导航给用户呈现相近的主题网页。此外,还有像背景导航,为用户建议网站其它领域相关主题内容;面包屑导航法,呈现网站结构中的页面位置以及用户的浏览路径;网站地图和索引也为用户提供了网站内容、结构等方面的概况。

(三)检索系统

这里强调的是检索结果和检索界面。检索结果不能太庞大和杂乱无章,以至于查准率过低。而界面要求友好,能够提供给用户进行自我修正检索机制的途径。

(四)标识系统

包括页标题、主页上的链接、索引入口、产品名、公司名等。这些在网站上随处可见。它可以使链接与页面主题相一致。

猜你喜欢